《共产党宣言》读后感

某门课程要求写一下《共产党宣言》的读后感。于是在这里也发表一下。里面的想法有可能都是错的,但至少证明了我有读过,有想过。

《共产党宣言》真不愧为最伟大的政治宣言之一。我读完短短两万中文字的《宣言》之时的第一感觉只剩下震撼。

通篇是气势磅礴的句子,洋洋洒洒,从古到今。从资本主义的诞生以及其优越性谈到其已经不能适应其引领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发展;从资产阶级对共产主义的质疑到反驳到阐述自己那“消灭阶级关系”的终极目标;从各种社会主义到共产主义的文献的曲折发展谈到被误用的表现和纠正;从当前各种政党的目标到团结一切力量来实现共产主义的号召。最后,“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为整篇宣言的目的作出了最直接的表达。

然而,掩卷过后思索,震撼的余韵过去之后,有些想法浮现了出来。鉴于我对经济学的推崇和学习,第二遍阅读的时候我对其内容中的与经济学相关部分抱有的疑问很多。

其实我认为,作为一个本科学生,是没有足够的阅历来深入理解《共产党宣言》的;只可能是一些肤浅的理解和带来的肤浅的疑问。但是,既然读了,就记录下一些疑问和感想,希望未来能够解答当初自己的疑问,在以后的道路上回顾自己思想的发展,为这个伟大的时代的发展作一个注脚。尽管肤浅,却有价值。

共产党宣言中,共产党人概括了“迄今为止所有斗争都是阶级斗争”,而这个斗争现在已经达到这样一个阶段,即被剥削被压迫的阶级(无产阶级),如果不同时使整个社会永远摆脱剥削、压迫和阶级斗争,就不再能使自己从剥削它压迫它的资产阶级下解放出来。这带来了一个问题:没有阶级的社会是怎么样的?

如果一个没有阶级的社会能够存在的话,那么支撑这个社会的经济基础(或者说物质基础)是什么?这里自然的“经济”绝不止于狭义“金钱”,在远古时代就是食物,封建时代就是田园与货商交易,现代社会自然是指熟悉的经济的运行,资本的流动,以及其带来的生产关系。“自由平等而没有剥削”的世界的存在前提条件是资源的无限丰富,或者近乎无限的快速再生。古代到现在的社会,可以说是“人类社会中阶级剥削阶级,然后人类剥削自然”,那么共产主义理想中的社会可能是“人类社会直接剥削自然,跳过了阶级之间的剥削,因为没有了阶级”。然而,这样的话自然资源被开发乃至被消耗的速度将会是现在的几十倍,几百倍,乃至成千上万倍,经济学告诉我们资源是稀缺的,人是自私的,哪怕到时候经济学已经没有存在的必要,但可以合理的认为这两条公理还是正确的(因为它们反映了自然与社会的本质)那么,直接推论就是,哪怕人类能够短暂地实现这个没有阶级的社会,进而直接把自然资源(而不是某些阶级的辛勤劳动)转化成为生产力,也会在短时间内把大量的社会资源消耗掉,社会奔溃,退回到阶级剥削的社会阶段。

如果一个没有阶级存在的社会能够存在的话,那么这个社会还有发展的前景么?没有。“水至清则无鱼”。在没有阶级的社会之中,一切的人类之中美好又滋生丑恶的感情的土壤已经不复存在。友情,亲情,爱情,理想,追求,这等等的一切都已经没有存在的必要和可能。友情是建立在同等阶级带来的共同价值观之上的,当阶级不复存在(或所有人都是同等阶级)的社会中,所有人都可以成为朋友就是说所有人都不是朋友。爱情也是类似。至于亲情,没有了父母对儿女的特殊情感,所有幼童都是由所有人喂养长大的话,亲情这种以家庭为基础的情感也会消忙。至于理想与追求,宣言之中已经概括了“人类历史就是阶级斗争史”,那么,没有了阶级的人自然也就失去了“向上走”的欲望,也不可能有着“为了人类未来”的远大理想,因为他们已经达到了。科技都没有了进步的可能,因为科技是以提高生产力为目的的,没有这种性质的科技不会被社会力量支持然后得到真正的发展。所有人性的阴暗面都会消失。因为有人性阴暗面的人总想达到一种不平等而自己有利的阶级斗争,既然前提是消灭了阶级,这种人就是没有了。进而,艺术已经消亡,因为人性已经没有什么好描写的了。简而言之,如果不是像上一段描述的那样退回到“阶级时代”人类已经站在了灭亡的边缘。

我诧异于我的疑问以及推论,我以为我想错了。后来我又一想,也许不是我想错了。而是应该把《共产党宣言》置于历史的长河之中看待,历史当然不是一成不变的。于1847年到1890年书写的《共产党宣言》,敏锐地预测了之后至少两百年的历史——至少现在看来,它的描述的框架还是适合的——但毕竟新的历史表明,《共产党宣言》之中,有些想法已经过时或者不恰当了。《共产党宣言》也许又到了需要人们修改的时候。既然可预见的将来,共产主义的到来必将伴随着资本主义的毁灭,那么,我们的着眼点应该如《共产党宣言》那样的思路,分析资本主义对这个社会的促进和阻碍作用。从而得知共产主义的优越性和可实践性。

历史表明,至少到现在为止资本主义的私有制还是适应于当前的生产力的,无论现在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展到19世纪的人多么瞠目咋舌的程度。一个1900年出生的人,如果他活到2000年,他小时候社会还是坚信人是不能升空的,中国人出门还是坐花轿,但到老年的时候,月球已经被踏上人类的足迹,普通人出门可能以飞机代步。资本主义用实践证明了,它依然有着广阔的未开拓疆土,有着旺盛的生命力,并不是《共产党宣言》时代所表现出来的那样,走到穷途末路。

《共产党宣言》时代到现代,最大的改变恐怕是,资本主义已经由粗放式的初级阶段发展到现在的中级阶段。

在十九世纪,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相差犹如鸿沟,有一层无法打破的壁垒。一个出身寒门的人,纵然有才华,也很难拥有社会资源去发展社会生产力。而出身资产阶级家庭的人,就算没有学识,也能使用父辈留下的资产对比自己更有学识的人进行残酷的剥削。甚至,泯灭了出身寒门的人获得学识的可能性。但是,到了现代,资本主义已经得到了无数发展和改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原本认为无法调和的矛盾有着一种走向调和的趋势——社会阶级的流动性不断增大,资产阶级随时有可能变回无产阶级,更妙的是,无产阶级也可以通过相对公平的制度成为资产阶级。况且,随着生产方式的发展,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的剥削变得比以前要温和得多,因为实践表明,这种更加温和而不是残酷的剥削更加能适应现在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能够更快的发展生产力。比如说,在如今这个年代,有才华的人能够通过吸引资本家的投资,进而创办企业,获得盈利,与当初的投资者共享利润(按股份比例分配)。这个过程之中看似无产阶级被剥削了,资产阶级依然是不劳而获,但实际上,“蛋糕”正能够通过这个方式“做大”,无产阶级也能够借助这个方式相对公平地成为资产阶级。剥削已经是如此的温柔,以至于现在的人们都不称之为“剥削”了。

另一个大的时代之间的变化是,现在的资本已经由绝对的私有制发展到一部分是国家掌控的“国家内的公有制”,一部分是“社会某个领域的公有制”。

福利国家的实践表明了,资本主义社会群体内,一定范围的资本公有制是有可能的。某些NGO(非政府组织)和NPO(非盈利组织),(如维基百科)的资本运作方式表明,资本在某些领域能够实现公有,小部分人的资本能被贡献出来实现大家相对公平地共享劳动成果(无产阶级反而不劳而获了)。

现在有些学者提出,资本主义发展到高级阶段,已经能够和共产主义相差无几,但《共产党宣言》那种绝对消灭阶级的社会是不可能存在的,更大的可能是资本的快速流动和生产力的快速发展使得阶级之间能够变换,社会就在这种变化造成的平衡之中快速前进,每个人都是自私的但造成的结果是提高了大部分人的生产力改善了大部分人的生产关系,资产阶级依然“剥削”无产阶级,但这种“剥削”已经温柔到和《共产党宣言》时代所表述的“剥削”性质发生了变化。那样的社会是现在的我们能够理解并且遇见的。

也许《共产党宣言》到了需要修订的时候。无论如何,它都是最伟大的政治宣言之一。希望我在再度多次之后能够有新的感悟,新的启发。